第五届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全国挑战赛

第五届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全国挑战赛 - 公共 赛区

赛事介绍

根据教育部、中央编办、民政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公布 2022-2025 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决定本着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举办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切实发挥好赛事的素质教育导向作用。

为培养青少年的创造能力,考察其对人工智能、单片机、电子技术、物联网等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情况,大赛设立了开源硬件创意智造专项赛项目。该赛项要求参赛学生基于单片机、传感器和相关电子原配件,围绕挑战赛主题,运用人工智能、计算机编程、电子技术等有关知识,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设计开发竞赛。

  • 主办单位:

    • 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
  • 技术支持单位:

    • 上海智位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赛事安排

开源硬件创意智造专项赛

为培养青少年的创造能力,考察其对人工智能、单片机、电子技术、物联网等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情况,要求参赛学生基于单片机、传感器和相关电子原配件,围绕挑战赛主题,运用人工智能、计算机编程、电子技术等有关知识,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设计开发竞赛。

点击下载项目手册
赛事主题:智能玩具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科技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目前,智能玩具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互动来帮助他们学习知识、培养兴趣、提高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孩子、家庭的新宠。
       请你运用所学的科技知识,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科技进行设计创作,创造出一件面向学龄段儿童的智能玩具,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型玩具、互动游戏、创意手工制作等,鼓励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孩子们带来更具未来科技感、趣味互动、教育启发以及安全性的智能玩具体验。

参赛流程
6月26日 7月7日 24:00 7月中下旬 待定
公布赛题 (线上选拔赛)作品提交截至 (线上选拔赛)入围名单公示 (线上/线下选拔赛)全国挑战赛
参赛条件与分组办法

1、凡在2023年7月前,在校小学、初中、高中、中专或职高学生均可参赛。
2、选手所在学段组别分为:小学低年级组、小学高年级组、初中组、高中组、中职职高组。

小学低年级组小学高年级组初中组高中组中职职高组

3、本赛项均以团队赛的方式进行,每队两人,评选以小组为单位。
4、不同组别的参赛选手不得跨组别进行组队,但在同一组别内的选手可跨年级组队且每人仅能参与一支队伍。
5、每队最多可有2名指导老师,多名学生的指导老师可以重复。指导老师作为责任人,有责任监督竞赛期间人身安全保护、财产,指导参赛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督促参赛学生顺利完成比赛。
6、本次大赛初赛分为线下选拔赛与线上选拔赛。举办线下选拔赛地区的学生,不再参与线上选拔赛。
7、参加线上选拔赛的学生需选择自己所在省份相对应的赛区进行报名参赛,不得跨区参赛,也不得参加全国赛区选拔赛。若无自己所在省份相对应的赛区,则统一参加全国赛区选拔赛。
8、线下选拔赛的相关通知与报名方式可关注首页的“赛事资讯”相关信息或微信公众号“蘑菇云创造”进行了解。

作品申报标准

1、参赛学生团队根据比赛主题,使用编程平台mind+(点击下载)或makecode,基于开源硬件(micro:bit、Arduino等主控板)和其他相关电子元配件,通过电脑编程、硬件搭建、造型设计等创作实物模型作品,将作品创意说明、作品演示视频、接线图等上传至赛事网站进行评比。作品外观材料不限。
2、参赛学生比赛过程中所需使用的开源硬件,由参赛学生自行准备。为确保比赛公平性,参赛学生使用硬件种类与数量不得超出“开源硬件器材包清单”(请见项目手册中的附件1)要求。器材清单如下:

类别 名称 ------------------------------ 最多使用数量
主控板 Arduino系列主控板 1Arduino系列主控扩展板 1micro:bit 1micro:bit扩展板 1行空板 1行空板扩展板 1
人工智能模块 语音合成模块 1语音识别模块 1人工智能视觉传感器 1
通讯模块 红外通信模块 2NFC通信模块 1WiFi模块 2射频通信模块 2蓝牙模块 2
传感器 开关和按钮 3电位计 1光线类传感器 3距离类传感器 2温湿度类传感器 2声音类传感器 2交互类传感器 2运动类传感器 1图像类传感器 1加速度/陀螺仪类传感器 1气体类传感器 1液体传感器 1
执行器 灯光模块 5显示屏类模块 1舵机/电机及驱动类模块 6音频类模块 1

3、线上选拔赛作品须提交包括:
作品创意灵感、作品演示视频(如何上传视频,建议不超过5分钟),制作说明(包含至少5个步骤的作品制作过程,每个步骤包括至少一张图片和简要文字说明)、硬件清单、硬件接线图、软件源代码等。压缩文件大小建议不超过20MB。标准作品格式可参考作品示例
4、软件源代码和结构设计文件,需打包压缩成ZIP格式,上传至附件处。压缩文件包以“学生+作品名”命名,压缩文件大小建议不超过20MB。

参赛步骤
本平台所有操作流程以学生为单位进行

学生A

注册登录

学生B

注册登录

学生A添加队伍

(匹配学生B)

作品制作

提交参赛作品

background
点击下载网站使用手册
赛事须知

回避范围与方式


(一)回避范围
回避是指评审专家具有法定情形,必须回避,不参与相关作品评审的制度。按照相关规定,结合竞赛活动实际,如果评审专家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1)是参赛选手的近亲属;
(2)与参赛选手有其他直接利害关系;
(3)担任过参赛选手的辅导老师、指导老师的;
(4)与参赛选手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评审的。

(二)回避方式
回避方式有自行回避与申请回避两种:
1、自行回避
评审专家自行提出回避申请的,应当说明回避的理由,口头提出申请的,应当记录在案。
评审专家有上述(1)(2)(3)(4)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
评审专家在活动评审过程中,发现有上述(1)(2)(3)(4)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提出回避;没有自行提出回避的,活动组委会应当决定其回避。评审专家自行回避的,可以口头或者书面提出,并说明理由。口头提出申请的,应当记录在案。
2、申请回避
参赛选手及评审专家要求其他评审专家参与回避的,应当提出申请,并说明理由。口头提出申请的,应当记录在案。


 

异议处理机制


1、第六届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接受社会的监督,挑战赛的评审工作实行异议制度。
2、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第六届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参赛选手、参赛单位及其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推荐材料真实性、比赛成绩等持有异议的,应当在项目成绩公布之日起10日内向活动组委会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3、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书面异议材料,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提出异议的单位、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本单位公章。以匿名方式提出的异议一般不予受理。
4、提出异议的单位、个人不得擅自将异议材料直接提交评审组织或者评审专家;专家收到异议材料的,应当及时转交活动组委会,不得提交评审组织讨论和转发其他评审专家。
5、活动组委会在接到异议材料后应当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并能提供充分证据的异议,应予受理。
6、为维护异议者的合法权益,活动组委会、推荐单位及其指导老师,以及其他参与异议调查、处理的有关人员应当对异议者的身份予以保密;确实需要公开的,应当事前征求异议者的意见。
7、涉及参赛选手所完成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推荐材料真实性、比赛成绩的真实性等内容的异议由活动组委会负责协调,由有关指导单位或者指导老师协助。参赛选手接到异议通知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核实异议材料,并将调查、核实情况报送活动组委会审核。必要时,活动组委会可以组织评审专家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涉及参赛选手及其排序的异议由指导单位或者指导老师负责协调,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送活动组委会审核。参赛选手接到异议材料后,在异议通知规定的时间内未提出调查、核实报告和协调处理意见的,该项目不认可其比赛成绩。
8、异议处理过程中,涉及异议的任何一方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推诿和延误。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视为承认异议内容;提出异议的单位、个人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视为放弃异议。
9、异议自异议受理截止之日起60日内处理完毕的,可以认可其比赛成绩;自异议受理截止之日起一年内处理完毕的,可以直接参加下一年度比赛。
10、活动组委会应当向活动专家评审委员会报告异议核实情况及处理意见,并将决定意见通知异议方和参赛选手。


 

知识产权声明


挑战赛组委会鼓励并倡导技术创新以及技术开源,并尊重参赛队的知识产权。参赛队伍比赛中开发的所有知识产权均归所在队伍所有,组委会不参与处理队伍内部成员之间的知识产权纠纷,参赛队伍须妥善处理本队内部学校及其他身份的成员之间对知识产权的所有关系。参赛队伍在使用组委会提供的裁判系统及赛事支持物资过程中,需尊重原产品的所有知识产权归属方,不得针对产品进行反向工程、复制、翻译等任何有损于归属方知识产权的行为。
与本赛项相关的开源资料请参阅:https://mindplus.dfrobot.com.cn/aicxtz2020


 

其他


1、关于挑战赛规则的任何补充、修订,将在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网站http://www.china61.org.cn 上发布。
2、比赛期间,凡是规则中没有说明的事项由专家评审委员会现场决定。
3、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凡是规则中未说明及有争议的事项拥有最后解释权和决定权。
4、线上挑战赛赛事咨询: 邮箱地址 tcwl@dfrobot.com